2019年7月5日至7日,第五届语言测试与评价国际研讨会暨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测试与评价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测试与评价专业委员会、教育部考试中心、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联合主办,《外语测试与教学》编辑部协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桂诗春语言高等研究院承办,会议主题为“中国语言测试研究:回顾与展望”,共设4场主旨发言、1场特别专题研讨、14场分组报告,以及3场会前工作坊,吸引了来自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教育考试机构的230余名专家学者前来参会,包括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的10余位专家学者。
7月6日上午,大会在北校区图书馆负一层报告厅开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刘建达教授致欢迎辞并宣布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测试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教育部考试中心外语测评处吴莎处长和国际语言测试协会主席Micheline Chalhoub-Deville教授分别代表所在组织对专委会成立表示祝贺并对专委会寄予厚望。Chalhoub-Deville教授在随后的学术报告中探讨了问责考试的效度验证,强调了考试的社会影响。本次会议邀请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席小明博士、北京语言大学王佶旻教授、浙江大学何莲珍教授和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Michael Kane博士做大会主旨发言。席小明博士回溯了语言测试效度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并指出新的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如测试的问责、主流效度框架在新型测试中的应用等。王佶旻教授分享了汉语作为外语测试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预科教育汉语课程的结业标准、考查内容及测试设计理念与方法。何莲珍教授全面回顾了中国语言测试的历史发展及研究重点,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方法。Michael Kane博士以句法、语意和语用类比效度的主要概念,分享了IUA(分数解释与使用论证)效度验证框架,为测试的效度验证理论提出了新的表述方式。大会的特别专题研讨环节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和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共同组织,聚焦中国教育背景下考试分数与语言标准对接的效度问题,探讨了对接的理论依据、方法、效度验证及对接结果的影响和使用。
刘建达教授致欢迎辞。
吴莎处长和Micheline Chalhoub-Deville教授致贺词。
席小明博士(左上)、王佶旻教授(右上)、何莲珍教授(左下)、Michael Kane博士(右下)作主旨报告。
大会的分组报告涉及语言测试的国际视野、研究前沿、儿童语言学习评价、阅读测试、写作测试、口语测试、口译测试、课堂评估、评估素养、效度验证、中国高考英语改革等多个主题,与会者们踊跃参与,积极分享研究成果,交流心得。值得一提的是,大会于7月5日安排了3个会前工作坊,分别以考试与外部标准对接、Rasch分析和建模及语言研究中的概化理论设计为题,邀请重量级专家为学员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参与者们收获满满。
在大会闭幕式上,刘建达教授代表大会主办方对参加此次会议的主旨发言人、点评专家、参会学者及会务组工作人员表达了衷心的感谢,他将此次会议比作语言测试界的一场学术盛宴并呼吁同行们携手努力,未来共同推动领域的发展。第五届语言测试与评价国际研讨会圆满结束。